骨科醫師陳建宏看過不少病人骨折後生活無法自理,有感於預防醫學的重要性,因此決定投入基層服務。(陳建宏提供/王家瑜臺北傳真)
「陳醫師,你可以告訴我的小孩,我好想回家!」一位7旬阿嬤在醫院診間如此說。她因爲跌倒導致髖關節骨折,術後雖然恢復得不錯,但家人擔心獨居的她若再發生意外,恐無人發現,因此將她送到護理之家。骨科醫師陳建宏過去在醫院執業,看過許許多多的病人,讓他有感於預防醫學的重要性,因此決定投身基層服務鄉親。
臺灣每年約有2萬人髖關節骨折,陳建宏說,如果不開刀就會臥牀,躺久了容易產生褥瘡、泌尿道發炎、肺炎,是造成臥牀者死亡的三大原因。更遺憾的是,即使接受手術治療,但身體功能大不如前,生活無法自理,兒女又無法照顧,只能找外籍看護照顧、或送到護理之家。
陳建宏直言,有些人年輕時認真賺錢,希望退休後環遊世界,結果都是在「環遊醫院」。他常常苦口婆心跟病人說「要動啊」!隨着年紀增長,骨質流失、肌肉萎縮,運氣好的遠端骨折,運氣不好的就髖關節骨折,留着金山銀山給小孩,但小孩得送你去護理之家。
陳建宏是臺南子弟,過去在臺北榮總實習、高雄榮總訓練,之後在高雄榮總檯南分院服務,去年底在家鄉開業。在醫院門診、手術忙碌之餘,他也熱衷於傳遞專業衛教知識,受邀演講超過400場,跑遍學校、社區大學、教會、廟會、公會、商會,演講對象6歲以上各年齡層都有。
他在演講時總是鼓勵大家,每個人身體條件不一樣,只要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、運動量比昨天增加就好,「可以站就不要坐、可以坐就不要躺,以後可以躺的時間還很長」!這番話經常惹得臺下鬨堂大笑。
醫師工作這麼忙,有時間運動嗎?陳建宏說,時間是擠出來的,重點是有沒有心要做。臺灣的運動人口很低,骨鬆、肌少症患者越來越多,雖然活得久但越來越慘,他笑說,推廣運動對醫師來說是無利可圖的,但每個人都應該嘗試找到自己的動機,養成運動習慣,纔是預防醫學的真諦。